PET打包带破碎料造粒代加工_PET再生破碎料造粒代加工

PET再生破碎料代加工需兼顾杂质处理、材料稳定性及生产效率,工艺流程、温度控制和注意事项需针对性设计,具体如下:

PET再生破碎料代加工需兼顾杂质处理、材料稳定性及生产效率,工艺流程、温度控制和注意事项需针对性设计,具体如下:
一、通用工艺流程
1. 原料接收与分类
- 按来源(如矿泉水瓶、打包带、片材)和颜色分类,避免混料导致成品色差_PET再生破碎料造粒代加工;同时剔除明显非PET杂质(金属、石子、其他塑料)。
2. 预处理
- 二次破碎:将大块破碎料再碎至3-8mm颗粒(确保进料均匀,减少螺杆卡阻),破碎后过10-20目筛,过滤细泥沙、纤维杂质。
- 清洗(按需):若料面有油污、胶水,用50-70℃热水+中性洗涤剂浸泡10分钟,搅拌后冲洗至水清澈,晾干(残留洗涤剂会导致颗粒出现白点)。
- 干燥:再生料吸湿性强,必须干燥(温度120-130℃,时间5-8小时),_PET再生破碎料造粒代加工含水量控制在≤0.05%(干燥不足会导致造粒气泡)。
3. 熔融造粒
- 上料→螺杆塑化→熔融均化→模头挤出→冷却(水环/风冷)→切粒→筛分(去除连粒、碎粒)→成品包装。
4. 质量检测
- 每批次检测颗粒颜色(无焦黑)、密度(无气泡)、熔融指数(保证稳定性),记录参数用于后续批次调整。
二、核心温度参数(适配再生料特性)
根据再生料杂质含量和来源(瓶片/打包带/纤维)微调,通用范围:
- 进料段:160-180℃
低温预热,避免冷硬颗粒磨损螺杆,同时防止杂质(如标签纤维)_PET再生破碎料造粒代加工提前碳化。杂质多的料取低限(160-170℃),纯料可稍高(170-180℃)。
- 压缩段:200-220℃
逐步塑化,温度过低易出现未熔融“生料”,过高则杂质易碳化(产生黑点),建议以210℃为基准调试。
- 熔融段(均化段):240-260℃
确保完全熔融,高不超过270℃(PET分解温度约280℃,再生料热稳定性差,需更低安全阈值)。瓶片料可稍低(240-255℃),打包带等结晶度高的料可略高(250-260℃)。
- 模头/机头:230-250℃
略低于熔融段,保证出料顺畅,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料条冷却后发脆或粘连。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1. 预处理细节
- 非PET杂质(如PP瓶盖、PE膜)必须剔除,_PET再生破碎料造粒代加工否则会导致颗粒性能下降(如拉伸强度降低)。
- 清洗后需充分晾干再干燥,避免水分过多延长干燥时间(潮湿料直接进干燥机易结块)。
2. 生产过程控制
- 滤网选择:模头前用80-120目双层滤网(外层粗滤、内层精滤),每2-4小时更换一次(杂质多的料需更频繁),防止堵塞导致局部过热。
- 进料速度:保持料斗料量稳定,避免断料后空气进入,导致颗粒出现气孔;初始进料速度宜慢(正常速度的1/3),待出料均匀后再提速。
- 异常处理:
- 颗粒有气泡→加强干燥
塑料造粒机代加工 http://bbjdzn.com/contents/237/134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