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改性沥青颗粒造粒机的工作流程核心是将改性沥青(如SBS改性、橡胶改性等)与其他辅助材料(如填充料、防粘剂)通过加热、混合、成型、冷却等步骤,制成均匀稳定的颗粒,具体流程如下:
1. 原料准备与预处理
- 改性沥青熔融:将固态改性沥青投入预热罐,加热至140-170℃改性沥青造粒机_橡胶颗粒生产线(根据改性剂类型调整,如SBS改性沥青需160-170℃),使其熔融成流动态,同时通过滤网(80-100目)过滤杂质(如结块、机械杂质),避免堵塞后续设备。
- 辅助材料处理:若添加矿粉、滑石粉等填充料,需先干燥至水分≤0.5%(防止造粒时产生气泡),并过筛去除粗颗粒;若需防粘,提前准备少量轻质碳酸钙(占比1-3%)。
2. 配料与预混合
按配方比例(如改性沥青:填充料=8:2)将熔融沥青与辅助材料改性沥青造粒机_橡胶颗粒生产线投入预混罐,在150-165℃下搅拌15-20分钟,使填充料均匀分散在沥青中,避免局部结块(确保后续混合均匀)。
3. 上料与熔融塑化
预处理后的混合物料通过螺旋上料机进入造粒机料斗,在螺杆推送下进入熔融塑化段(160-190℃):
- 高温维持物料流动性,配合螺杆的剪切、压缩作用,让改性剂(如SBS、橡胶)与沥青基质充分融合,形成均匀的熔融态混合物(无明显颗粒或分层)。
4. 模头挤出成条
熔融物料被推送至模头段(150-170℃),通过模头上的小孔(直径2-6mm,根据颗粒规格设计)挤出成连续的条状物料。模头温度需稳定,确保条状物表面光滑、粗细均匀(温度过高易粘模,过低则条易断裂)。
5. 冷却定型
条状物料进入冷却系统快速降温:
- 水冷:通过20-30℃的冷水槽(或喷淋)冷却30-60秒,使物料温度降至50-60℃(避免高温粘连);
- 风冷:适用于对水分敏感的物料,用25-35℃冷风快速降温改性沥青造粒机_橡胶颗粒生产线,冷却时间稍长(1-2分钟)。
6. 切粒与筛选
冷却后的条状物料进入切粒机,被旋转刀片切成长度与直径相近的颗粒(如3mm×3mm、5mm×5mm)。颗粒经振动筛筛选,去除碎粒、粘连颗粒及杂质,确保粒度均匀。
7. 干燥与包装
- 若采用水冷,筛选后的颗粒需经热风(40-50℃)干燥,去除表面水分(防止存储时结块);
- 干燥后的颗粒添加少量防粘剂(如碳酸钙),计量后装入密封袋或吨袋,存放于阴凉通风处(温度≤35℃,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)。
整个流程的关键是控制各阶段温度稳定(防止改性剂降解或沥青老化)改性沥青造粒机_橡胶颗粒生产线和物料均匀性(确保颗粒性能一致),需根据改性沥青类型(如SBS、橡胶、PE改性)微调温度参数。
http://hjrtk.com/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