沥青改性造粒机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、熔融混合、造粒成型及后处理等环节,具体步骤如下:
原料准备与混合
沥青与改性剂配比
将基质沥青与SBS弹性体、增塑剂等改性剂按比例混合,确保均匀性。
改性剂需通过提升机输送至计量罐称重,再连续加入预混罐中。
预混工艺
沥青经加热罐升温至适宜温度(通常160-180℃),通过流量计控制进入预混罐。
改性剂与沥青在预混罐中充分搅拌熔融,形成均质混合物。
高速研磨
混合物经胶体磨高速剪切研磨,使SBS均匀分散于沥青中,提升改性效果。
造粒成型
水下切粒:熔融沥青通过水下切粒机切割成颗粒,适用于高精度改性沥青。
冷凝造粒:部分工艺采用转鼓或盘式冷凝造粒机,适用于硫磺、树脂等类似材料。
后处理与包装
冷却与筛分
颗粒经振动筛分去除不合格品,细粉料可回收再利用。
成品储存
合格颗粒进入成品罐搅拌发育,经检验后装车发货。
设备与环保要求
核心设备:双螺杆挤出机、胶体磨、水下切粒系统,配备智能温控与流量监测。
环保措施:废气处理(光氧催化)、粉尘收集,部分工艺需水循环系统。
特殊工艺对比
工艺类型 特点 适用场景
湿法造粒 需水冷切粒,颗粒表面光滑但能耗较高 高精度改性沥青
干法造粒 无废水产生,依赖高效冷却系统 环保要求严格地区
沥青改性造粒机可生产出具有高弹性、耐候性的沥青颗粒,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等领域。

